[2019-06-01]再看阿甘正传有感
缘由
前几天的时候, 看了<阿甘正传>的视频节目, 昨天晚上抽空又重温了一遍.
说起来我已经有看过4遍的<阿甘正传>了:
- 第一遍在高中时候看的, 那个时候觉得这个片子特别的爽, 毕竟是一个逆袭的故事嘛, 和大多数的网络小说的套路实际上类型.
- 第二遍是在大学的时候看的, 那个时候思绪关心政治历史哲学等内容, 特别关注于电影里面的历史进程, 觉得阿甘真的是历史见证者, 这也是另外一种意淫, 和大多数的穿越小说也类似.
- 第三遍是在毕业之后看的, 那个时候关注电影的构建, 开始注意电影之中的人物塑造, 渐渐去了解了阿甘/珍妮/丹中尉/母亲等角色的性格
- 第四遍是昨天的看的, 发现了其中一个之前我一直没关注到的点: 关于命运的思考. 在珍妮死去之后, 阿甘在墓前的那场戏, 实际上看着整部电影的文眼, 他让我思绪万千, 所以我就打算写个影评记录一下.
人物剖析
<阿甘正传>里面实际上描述的人物非常少, 因为整部电影都是以阿甘的视角展开的, 只有珍妮有一部分闪切的镜头来描述她的人生. 下面就依次描述一下对阿甘来说最重要的认.
阿甘母亲
阿甘的口头禅是”妈妈曾经说过”, 说明他大部分的人生思考实际来自他妈妈, 她肯定是阿甘人生最重要的人. 她的形象应该是一个比较完美的乡下母亲, 当阿甘出生之后整个人生都围绕在阿甘身边:
为让阿甘能上学而被潜规则
阿甘大学毕业之后, 以他为荣
尊重阿甘的人生选择, 并没有因为阿甘是低能儿而各种安排阿甘的人生.
耐心的教育阿甘, 特别是她死亡的时候那个场景, 能够那么平和的面对人生的结局, 并还在教育阿甘如何面对死亡/面对亲人的离去. 我自己有幻想今后如何教育自己的子女如何面对死亡, 因为这是一个无法逃避的问题, 我想阿甘母亲说的, 可能就是最好的注解了.
阿甘的母亲在电影塑造上是非常 符号话的, 只有人物的形象, 并没有人物的血肉.
丹中尉
这角色其实和阿甘母亲一样, 只是一个人物符号, 他是完全服务于电影另一个主题的表达: 越战反思.
丹中尉出生一个电影的军人世家, 以为国牺牲为荣, 但是在越战之中受伤, 失去双腿, 身体残疾了; 国内反战严重, 不以军人为荣, 患上了PTSD, 精神也残疾了.
在现实之中, 他最大概率死于自杀, 但是由于<阿甘正传>属于正能量电影, 所以后面他正做起来了, 最后还娶了一个越南籍的老婆, 构成了对越战的反讽.
珍妮
珍妮是<阿甘正传>里面唯一有单独场景的人物(其他人物都是和阿甘在一起的场景) , 这个人物主要是为了与阿甘的人生做一个对比的, 象征着美国的两种完全不一样的思维方式.
阿甘是那种典型美国保守派的思路, 而珍妮是所谓的”垮掉的一代”的典型, 嬉皮士/反战/黑人运动, 哪儿有热闹就往哪儿钻. 她性解放/滥交/吸毒, 基本上所有传统道德反对的事情, 她都做.
但是最后阿甘和珍妮还是在一起了, 生下来了一个小阿甘, 因为阿甘和珍妮都是美国的一个象征, 一体两面. 最后以传统思维的胜利而结束, 因此珍妮就必须死去了, 但是留下了小阿甘, 代表了两种思潮合并后的现代美国, 继续生活下去了.
阿甘
和珍妮不同, 阿甘是所有美国保守派对于美好道德的憧憬: 尽管人有缺陷, 但是道德是完美的
阿甘在电影虽然戏份太多, 但是人物形象基本上很平, 首先是他是一个低能儿, 因此就不可能展现太多的思考, 其次电影太多的让阿甘的人生轨迹贴近历史了, 实际上对于他自身的心里描述很少.
前面的三个角色都是阿甘人生里面不可或缺的角色:
- 母亲是阿甘人生的导师
- 丹中尉是阿甘的经济来源, 阿甘捕虾事业实际上由丹中尉再管理
- 珍妮是阿甘人生的追求和比对.
再论珍妮
上面介绍珍妮的时候,完全是按照电影角色的角度去思考的,虽然我觉得编剧应该就是这么构想的,因为<阿甘正传>算商业电影,这么设计符合受众的口味.但是我决定还是过度解读一下, 以人的角度来描述. 珍妮就是珍妮, 阿甘就是阿甘, 他们是在那个时代阿拉巴马州的两个小镇孩子的缩影.
少年期
阿甘是个笨蛋, 腿上又有点残疾, 但有一个非常爱他的母亲, 人虽然傻, 好在对世界的认识都很美好.
而珍妮是个正常人, 但出生在一个不正常家庭, 父亲小时候性侵她, 她最后报警搬到祖母的房车上居住, 她最大希望是逃离这个乡下, 逃离这个童年.
青年期
阿甘凭借打橄榄球读了大学了, 并顺利毕业, 毕业后不知道去哪儿就去当兵, 然后去了越南打战.
珍妮在大学里开始就解放了天性, 梦想当一个歌手, 站在一个瞩目的位置, 但是命运弄人, 只能靠肉体在杂志里出位.
越战期间
阿甘就一路开挂, 而珍妮则在参加嬉皮士运动, 反战等, 这段期间可以珍妮已经放弃了人生, 随波逐流, 跟随那些进步青年的口号, 走上了国内战场.
越战归来
阿甘开始当上的捕虾船长, 而这个珍妮就真的堕落了, 开始吸毒当妓女, 生活一片黑暗, 甚至想寻死. 珍妮想跳楼的那场戏是塑造人物最重要的点, 让观众了解珍妮不只是享乐主义的人, 她有她自己痛苦, 而且这场戏也是她人生的一个转折点.
母亲过世
阿甘母亲过世之后, 阿甘就又回归到小镇生活了, 而珍妮也厌倦了之前的生活, 回到阿甘身边生活了一段时间. 最后阿甘向珍妮求婚之后, 珍妮再一次离别.
奔跑吧
之后, 阿甘就开启了长跑之路, 而珍妮也开始回归正常生活, 当起来了单身母亲
回归
最后珍妮得病, 把小阿甘托付之后, 和阿甘结婚, 马上就过世了. 阿甘就独立带孩子, 完成新的一个轮循环.
三次离别
珍妮有三次和阿甘分道扬镳, 一次在越战之前, 一次在越战之后, 最后一次在小镇生活过一段时间之后.
第一次的时候, 两个人的追求不同, 珍妮希望当明星, 而阿甘没有追求
第二次的时候, 两个人的人生不同, 珍妮显然看不上阿甘甘于寂寞的人生.
第三次的时候, 两个人的经历不同, 珍妮有点看不起自己, 另外不想住在greenblow
为什么要奔跑
阿甘跑遍美国的时候, 一直解释说自己没有目的, 他确实很没有目的, 但又有目的: 阿甘母亲过世之前, 她一直是阿甘的精神支柱; 她过世之后, 珍妮就成了他人生的唯一意义, 当珍妮来到greenblow的时候, 阿甘觉得是这辈子最幸福的时候, 但当珍妮再次离开的时候, 他觉得整个人生的意义就不存在了.
其中有一场戏, 阿甘看着空空荡荡的房间, 看见珍妮留在房间的总统勋章, 演技是真的很好: 有一种心死了的感觉. 换一个正常的人, 可能会想着寻死觅活, 而阿甘想到就是珍妮的那句话, 跑.
珍妮的悲剧
珍妮和阿甘的悲剧最大的原因在于, 珍妮是比较了解阿甘的, 但是阿甘是完全不了解珍妮的.
珍妮知道阿甘的痛苦: 当在电视里面看到阿甘在跑的时候, 珍妮就知道阿甘非常痛苦, 她知道阿甘为什么痛苦, 所以准备回到阿甘身边(写信), 也开始关注阿甘的动态(剪报) .
而阿甘不知道珍妮的痛苦: 珍妮朝老房子扔石头的时候, 阿甘是不知道为什么的, 到最后只知道珍妮讨厌老房子, 就把她推平了
珍妮的救赎
珍妮的人生悲剧在于那个悲惨的童年, 她一直想逃离, 但一直都无法逃离. 最后一个离开阿甘的时候, 说道”我没有逃”. 但是我觉得她确实不想逃了, 但是并没有完全放下: 她并不想住在小时候的地方, 而阿甘却一直想住在童年的地方. 所以她第三次的时候, 又逃离了.
而真正让珍妮放下的是, 她有了下一代, 当人有下一代的时候, 人的责任心就不一样了.
之前只想着自己的生活, 之后大多数的考虑都围绕在孩子在周围.
有了下一代的含义, 就是这一代结束了
当珍妮在剪报的时候, 她已经完成了救赎, 她结束了自己的使命.
关于命运
之前说过, 阿甘在珍妮的墓前说:
这一切是命中注定的, 还是命运无常, 他觉得两者都有.
这里主语不清楚, 我觉得他应该说的是他和珍妮的人生, 命中注定说的是结局, 命运无常说的是过程.
但我想说的是, 阿甘是命中注定, 而珍妮是命运无常.
阿甘虽然脑子不太好使, 但是有一个特别能跑的优点, 又有主角光环, 关键还有一个珍妮值得它去爱, 这三个优点无论去掉哪个, 阿甘的人生都暗淡的.
而珍妮虽然人长得漂亮, 但是出生于一个恶劣的家庭环境, 个人又没有明显的特长, 人生旅途之中又没有一个真正能拯救她的人, 唯一一个爱他的阿甘, 又根本无法了解她的内心, 可以说她一直都是孤独的.
站在珍妮的角度, 能死在阿甘的怀里, 可能已经是她最幸福的结局了. 她确实是一个可怜的人.
命运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但你想摆脱它, 那又比登天一样难
总结
<阿甘正传>并非一部非常经得起分析的电影, 特别是关于人物方面的, 但是我还是推荐你们多去看几遍, 因为我知道大多数人是不会去看这种贴近历史的严肃文学的, 例如我看过的<白鹿原>, 也是以历史为背景介绍一个村子人的变化, 虽然着眼点很小, 但是里面的人物确实觉得是真实的人.